1975年,赫尔曼·宫喜德着手实现一个他已经酝酿很久的想法:开发一种机械连接的机器,在输送过程中尽可能没有自由运行的容器:一台组合机,在其内部通过星轮或者输送螺旋将瓶子逐个从一台机器传递到另一台机器。这是一场饮料机械制造领域的革命,因为在当时,几乎所有灌装线的机器都是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布置的。只有灌装机和封盖机能够形成一个组合单元。机器之间通过长长的输送带和相应的缓冲平台连接,其作用是防止停机故障扩展到整条生产线。当时的普遍看法:为了保证生产线的高效运行,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缓冲平台。
赫尔曼·宫喜德先生希望尽可能取消这种缓冲平台。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几乎全部灌装玻璃瓶。瓶子在缓冲平台相互挤压时,声音非常刺耳;如果在堵瓶压力作用下的瓶子出现破碎、翻倒或者卡住,就会出现运行故障。赫尔曼·宫喜德先生向专业界展示他的计算结果:大约80%与效率相关的故障和停机时间是由于缓冲空间过大造成的。此外,输送带还会产生场地、人员和能源成本以及本身的购置费用。“一定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他对此深信不疑。他的想法大致是:“如果一台机器总是反复出现故障,我不会去增加一个更长的缓冲装置,而是会去分析并从根本上解决机器的故障原因。” 如果能够让每台机器近乎无故障地运行,那么就可以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而无需缓冲装置,这就是他的设想。